不能輕視的學童抑鬱 心理學家「三多三少」正向教育法
發布時間: 2018/01/03 17:39
最後更新: 2020/05/18 12:48
剛踏入新一年,再接連出現學童自殺個案,令社會悲痛。其實早前有社福機構調查發現,每7個受訪小學生就有1個出現抑鬱徵狀,當中有9.7%屬嚴重抑鬱徵狀,情況不容忽視。而抑鬱與自殺有一定的關係,面對這些問題,應如何解決?請細看心理學家的分享。
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表示,青少年自殺問題往往與情緒病有關,尤其是抑鬱症,包括輕性抑鬱症、重性抑鬱症及燥鬱症,其次是焦慮症、驚恐症。
有些人以為焦慮症患者害怕死亡,不會自殺,但臨床上有不少焦慮症患者同時患有抑鬱症,當他們焦慮情況持續,日常生活受到困擾,形成抑鬱徵狀,都有機會萌生尋死的念頭。
重性精神病患者,即指一些會出現幻覺、妄想徵狀的人士,如思覺失調的個案,都有可能受到幻覺、幻聽、被迫害的妄想想法等影響,在不太清醒的情況下自殘或自殺。
部分人的情緒問題可能是受某些短暫的壓力困擾,如婚姻、財務、工作等問題,當壓力過後,情緒便回復正常,此情況屬於適應障礙。不過,對青少年而言,很多時他們未必懂得處理日常壓力,如考試或讀書等,不同的壓力和負面情緒累積,會形成長期的抑鬱情緒,以致他們慢慢走進自殺的一步。
以抑鬱症為例,患者的抑鬱徵狀已持續一段時間,包括:
一、情緒:患者覺得情緒低落、不開心、想哭,又或經常發脾氣、容易激動、情緒大起大落等。
二、行為:失去動力、提不起勁,有一種想做也做不到的感覺,對從前喜歡做的事失去興趣,無法如常生活及上學,出現退縮行為如逃學。
三、身體:無胃口或暴飲暴食、睡眠質素欠佳,出現很多小毛病如頭痛、胃痛。
四、思想:想法負面,覺得無人愛自己、生存無價值,有很多自責的想法。另一類是覺得這個世界或身邊所有人均不好,學業不好便沒有出路,對未來無希望。
家長可留意子女是否有以上徵狀發生,從而及早察覺及預防抑鬱症。
尋找生存的理由
趙思雅表示,每當有自殺念頭出現,是一個很大的警號,除了要提醒自己立即求助,還要告訴自己:「我不可以這樣,如果這樣死去,是否理智行為?我值得為這件事而死?」她指,自殺念頭通常已經出現了一段時間,期間會發生內心交戰,如:我死了後別人如何看我?我家人會怎樣?我死了往哪裏?死不去又怎樣辦?我還有甚麼未做? 其實這些都是生存的理由。
臨床心理學家會對每個有自殺念頭的求助個案作出深入的了解及分析,例如是抑鬱?無法面對壓力?想引起注意?還是為了報復?繼而「對症下藥」。舉例說,有些人自殺可能是為報復,因而需要糾正他們的思想及引導他們去領悟:「自己的生命重要過一段關係,何況當你死了,對方也不會傷心。」一般而言,臨床心理學家會運用認知治療法糾正人的負面想法。
給家長的指引
趙思雅表示,曾有家長發問,應否給子女看自殺的新聞,她認為就算家長不容許,孩子總有機會看到,倒不如跟孩子一起收看或閱讀新聞,順便作出引導。
與其逃避這個話題,不如藉此作為跟青少年溝通的方法。
家長可以問孩子:「你對這宗新聞有何看法/感受?」待孩子分享後,再問:「如果你不開心會怎樣做?」引導孩子思考,自殺之外還有很多解決方法,包括跟家人傾訴,讓孩子知道其實自己還有其他出路。
預防自殺由小做起
自殺可以預防嗎?可以,除了及早治療情緒病,也要從正向心理學入手。她表示,小朋友的成長環境,對他們有很大影響。從小經常被鼓勵、讚賞、認同的小朋友,長大後較為自信、感恩及懂得愛自己。反之,成長環境中經常被批評、敵視、恥笑,長大後變得愛批評、責罵及自責。想建立正向心理,方法如下:
- 接受自己:有負面情緒不用收起,也不要強迫自己笑面迎人,接受自己有正面及負面的情緒。
- 情緒管理:當有害怕、憤怒或任何負面情緒時,可找人傾訴、自我調節想法。
- 生涯規劃:自我認識探索,找到自己的強項和優點,例如仁慈的心、領導能力、審美眼光、創意等,而不只是學業成績或特別的技能。
總括而言,家長要多鼓勵、多讚賞、多認同,少批評、少敵視、少恥笑小朋友,令他們有健康的成長環境。
撰文 : 何寶華